2023年2月7日,國際標準化組織鋰技術委員會主席顧問小組ISO/TC 333/CAG第二次全體會議在線上召開,來自澳大利亞,中國,日本,韓國,美國,英國,法國等10余個國家16位專家參加了會議。中國有色金屬工業標準計量質量研究所(以下簡稱有色標準所)張江峰作為ISO/TC 333的主席,有色標準所崔妍作為委員會經理出席了此次會議,有色標準所莫子璇、邦普循環陳希文作為秘書處支撐團隊成員參會。

會議由ISO/TC 333主席張江峰主持。本次會議的主要議題是對技術委員會的戰略工作計劃進行審閱。會上,崔妍對秘書處的戰略工作計劃進行了詳細的介紹,根據各P成員國提出的意見建議進行了深入的探討,并對技術委員會在現階段是否應該做產品標準(Specification)進行了熱烈的討論。最終,各成員國達成一致,現階段技術委員會應重點研發術語標準、分析方法標準以及產品的取樣、運輸等基礎標準,一致同意用Characterization 代替Specification,產品標準待產業技術發展成熟后再研發。會議最后決定4月18日召開第三次CAG全體會議,討論各工作組的循環試驗指南。


ISO/TC 333已成立兩年,秘書處由中國承擔,共有P成員20個,O成員12個,有色標準所為該技術委員會秘書處承擔單位。ISO/TC 333的標準化范圍涉及了鋰及其合金(即以鋰為主要元素的合金),以及濃縮、提取、分離和轉化為有用的鋰化合物和材料,包括礦石、氧化物、鹽、金屬、母合金、鋰離子電池材料(電池除外)等相關的標準化工作, 工作內容包括術語、分析方法標準等。截止2023年1月,ISO/TC 333已成功立項12項標準,其中中國牽頭制定4項,美國牽頭制定2項,法國牽頭制定1項,阿根廷牽頭制定1項,智利牽頭制定3項,韓國牽頭制定1項;預研項目1項,為法國牽頭;另有2項正極材料相關的新項目提案正在投票中。目前各工作組項目進展順利,部分分析方法項目即將進入循環試驗驗證階段,待循環試驗指南確認后,便可開展各項試驗。